
股票小账户配资平台
前言:在“双碳”目标的强力驱动下,我国新能源产业迎来爆发式增长。截至2024年底,全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突破18亿千瓦,占全国发电总装机的55%以上,其中风电、光伏装机占比超过40%,我国已成为全球新能源发展的核心引擎。然而,随着新能源装机规模的快速扩张,行业痛点日益凸显:分散式布局导致管理效率低下、设备异构性增加运维复杂度、传统人工运维模式难以匹配规模化发展需求。在此背景下,数字化转型成为新能源行业提质增效的必由之路,而集中监控(集控)系统凭借其智能化、集约化优势,正成为行业升级的关键抓手。
积成电子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积成电子”)致力于推动我国能源电力数字化、智能化发展,形成了覆盖“源、网、荷、储”全产业链的数智化解决方案。公司在智慧新能源发电领域辛勤耕耘十余载,成功服务于大唐、国电投、华能、国电、中电建、中能建、中核汇能等多个能源集团及区域新能源发电企业,是国内主要的新能源发电数字化、智能化一站式解决方案供应商之一。公司敏锐把握行业趋势,凭借深厚的技术积淀和丰富的项目经验,研发出新能源场站集中监控解决方案,成功应用于40余家集控中心,以“技术+场景”双轮驱动,打造新能源全链条数字化标杆,推动行业向“云边协同3.0”时代迈进。
前瞻研判 · 新能源场站实现集约化管理
新能源场站普遍存在地理位置分散、设备品牌繁杂、数据标准不统一等问题,传统运维模式难以适应规模化发展需求。据行业统计,超60%的新能源企业仍依赖人工巡检,运维成本占发电总成本的15%-20%,远高于传统火电水平。
在我国新能源刚刚起步时,积成电子以高瞻远瞩的眼光,于2011年成立新能源(001258)研发课题组,进军新能源发电领域。公司研发团队为了尽快完成相关产品的研发、完善解决方案,进驻风电场进行封闭式开发,到风电场的各个风机处考察。研发团队通过反复实践,突破了一个个的技术难题,率先研发出新能源集控平台,2015年成功应用于大唐蒙西事业部的新能源集控中心。
随着对新能源发电研究的深入、工程实施经验的不断丰富,积成电子新能源研发团队对产品功能、性能和需求理解就越到位,不断地进行产品更新改造和换代升级。2017年部署于大唐新能源总部,解决了集团针对场站监管不到位的问题,同时也开创了风光一体化建模、一体化监管的先河。
时间来到2025年,积成电子承建的中电山东、大唐福建等集控先后完成电网验收,获得了国家电网授予的调度权,实现了场站调度值班的无人化,集控系统真正实现了对场站的集约化管控。
经过十几年的持续研发和行业经验积累,公司新能源集控系统迅速在全国铺开,目前该系统已累积在大唐集团、中核集团、国电投、中电集团、电建新能源、深能集团、中能建及地方发电公司,已服务近千座电场,覆盖近3万台风机、10余万台逆变器。该系统在稳定性、业务积累以及响应性上的优势显著,得到客户的一致好评,推进新能源发电场数字化、智能化转型,助力新能源发电公司降本、提质、增效。
厚积薄发 · 技术创新引领行业变革
积成电子起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我国改革开放大潮,1984年率先研发出我国第一代基于通用微机系统的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,推动我国电力系统自动化实现质的飞跃。公司推出的新能源电站集中监控系统就是基于公司最新一代先进、稳定的电力监控平台。该平台由公司全栈自研,从底层通信到上层应用完全自主可控,通过多年在电力、新能源业务领域的积累,公司在新能源业务知识等方面上优势明显,更符合现场实际需求,更满足集控中心调度监控的要求。
积成电子以新能源集控系统为 “数字引擎”,驱动行业从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运营转型,重塑能源生产与管理的全流程。公司的新能源集控方案由三大核心系统构成,共同推动新能源管理范式升级:
1.新能源电站集中监控系统:打造“无人化+智能化”新生态
新能源集控系统以设备为核心,以远程信息采集为基础,以调控运行、设备状态分析和故障诊断为重点,整合新能源电站运行数据,实现 “数据标准化、应用服务化、展示可视化”。该系统依托大数据分析、数据挖掘、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,构建一体化管控平台,形成 “模型信息统一化、设备描述空间化、主子站协同一体化、接入数据标准化” 的新能源电站管理技术支撑体系。
在技术特点方面,该系统具备完善的风光储水等发电单元数据采集标准化技术,从源头上解决数据采集标准不统一的难题;采用多源数据处理技术,实现数据多元化,确保数据间质量相互校验;拥有强大的指标基础数据治理技术,保障发电量、损失电量等重点指标计算的准确性;运用主设备故障识别及应急处置技术,以事件化方式实时推送故障点,减轻监控人员工作压力;支持灵活扩展采集设备,满足场站新增装机接入需求,同时能应对新建大型风光储基地场站海量数据(603138)采集;具备数据订单技术,可支撑人机数据雪崩、海量数据请求并发的复杂场景。
该系统经过大量实用化案例,证明了对所有新能源场站运行、运营情况的全维度掌控,为新能源集团公司精益化运营提供数字化手段,为客户带来实际的价值:场站值班人员减少100%,实现“无人值班”;故障处置效率提升60%,更加及时、高效;电量报表自动化生成与上报,工作量减少80%;实现场站的全面监控,整体发电量增加10%以上;提前发现故障隐患,节约运维成本约30%。
2. 新能源集中功率预测系统:精准预测助力科学调度
新能源集中功率预测系统以投运的风、光电站功率预测模型为依据,对多个并网风光电场实时数据进行集中采集、预测功率报送、预测精度统计和可视化管理。结合区域预测算法,为集团公司发电计划制定提供有力辅助,创新实现电站功率预测集约化管理模式。
该系统技术特点显著,通过整合多种气象数据源,结合新能源行业特点,形成高精度的数值气象预报;搭配丰富的机器学习算法模型库,为新能源电场提供中长期、中短期、超短期等多时间维度的发电预测服务。
在客户价值上,该系统有效提高电场功率预测精度和上传可靠性,降低因电网考核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电量损失,提升上网排序;提升区域集控中心的集约化管理水平,扩展现有预测系统的时空尺度,实现电场整体、不同子电场组合、单个子电场的短期、超短期预测,为新能源电场优化运维、电力市场竞价提供准确可靠的指导信息,增强市场竞争力;同时,节约系统开发和维护成本,提升系统的运行效率。
3.集控智能值班系统:智能值守提升运营效率
该系统利用机器学习技术实现智能监盘,自主完成风机状态标定、故障预警、自主复位及智慧停机等操作,显著提升运维效率。基于历史数据构建智能规则库,实现设备自动控制,并与生产管理系统联动,自动标定设备状态。内置故障处置预案库,智能生成处置流程并可视化展示,同时自动筛选异常设备,帮助快速定位问题。
该系统具有减少人工监盘,自动化控制、故障处置,减少人为失误等优势。系统为客户提升监盘效率,减少人工需求;降低对值班人员的专业要求;提供可视化指导,优化运维流程。
积成电子的新能源集控解决方案以 “三位一体” 架构构建数字化转型基石:新能源电站集中监控系统作为 “感知层”,实现设备运行状态的全息呈现;集中功率预测系统化身 “智慧大脑”,为科学调度提供精准决策依据;智能值班系统则充当 “执行中枢”,自动化完成运维任务。三者协同运作,让新能源管理从 “人力密集型” 向 “技术密集型” 跃升,推动行业进入 “云边协同 3.0” 时代,实现能源生产与调度的最优配置。
直面未来 · 新技术应用重构能源新业态
随着新能源发电占比持续提升,新能源集控正从管控功能向具备"全息感知、智能决策、市场联动" 为特征的智慧能源运营平台演进。基于新能源集控标杆项目的实践积累,积成电子正积极应用云计算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、移动互联网、区块链、边缘计算、数字孪生等新一代信息技术,研发支撑新型电力系统的新技术方案,使新能源集控从单纯的管控工具进化为能源生态的 “数字枢纽”,为行业树立"数字化、智能化"协同互动的新范式。新方案将实现从"设备管控"到"价值运营"的范式转变,新能源集控不仅作为电力系统的"智慧能源大脑",更成为支撑新型能源体系商业闭环的核心枢纽,由技术重构带来能源电力产业的升级。
未来,新能源集控不仅实现风光场站的集群化管控,更能打通"监-控-调-交易"全链条股票小账户配资平台,真正成为推动能源产业数字化转型、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核心力量,为构建清洁低碳、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提供数字化基座,为“双碳” 目标实现注入澎湃数字动能。
长宏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